清晨的厝上溪畔,水清见底。村民老邱沿着新修的亲水步道悠闲散步,指着不远处晨练的人群,乐呵呵地说:“以前这条溪啊,别说散步,靠近都嫌味儿大。现在好了,水干净了,景也美了,连镇上园区的小年轻都爱租我们村的房子住,一签就是长租!”老邱口中的变化,正是锦尚镇染整产业片区以“生态赋能、村企共富、智治融合”三大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。锦尚镇立足省级染整产业集控区核心优势,紧抓“产业强、生态美、百姓富”发展主线,为全域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这片传统产业区正焕发新生,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振兴新路。
“以前是痛点,现在是亮点!”园区相关负责人廖朝键站在锦尚污水处理厂的中控大屏前,语气中透着自豪。屏幕上,各项出水指标稳定在代表地表水准Ⅳ类的绿间。“这7.8万吨的日处理能力,是实打实的生态滤芯。”他介绍,去年完成的提标改造工程,不仅提升了“胃口”,更强化了“消化力”,配套的“监测预警溯源评估”全链条管控系统,让每一滴水的去向都清晰可溯。
更直观的变化在厝上溪。“那时候,沿岸违建多,畜禽养殖污水直排,河水又黑又臭。”在厝上溪沿线居住的村民邱先生说。如今,经过管网截污、150处违建拆除、养殖点取缔以及专业队伍日复一日地清淤维护,3.2公里长的生态护岸蜿蜒舒展,亲水步道和湿地公园点缀其间。“水清了,岸绿了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鸟来了,人也愿意来了。”更让周边村民惊喜的是,环境好了,园区企业员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意愿大增,“长租客多了,租金稳了,这真是家门口的生态红利!”一位房东大姐笑着说。
“差异化分配机制,把企业的环保评级、税收贡献等和污水调配奖励挂钩,让优等生吃得饱,倒逼后进生快改造。”环保监管要跟上,锦尚镇拿出《印染企业ABCD分类评价办法》,同时上马的“在线监控+明管排污”模式让园区企业排污口100%装上“电子眼”,数据实时接入智慧平台,让污染源无处可藏。
生态改善擦亮了底色,如何让资源变资产、村民得实惠?锦尚镇探索的“村企共富”模式给出了答案。
走进厝上村新建的仓储物流中心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车辆穿梭,一派繁忙。厝上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邱于雄脸上洋溢着笑容:“现在镇里搭台,村里托管,园区实力企业投资建管,这块荒了好多年的地就盘活了!”依托物流中心及配套的中转站,厝上村集体收入去年一举突破200万元,成了全镇的“领头雁”。不远处的深埕村,90亩连片闲置土地被整体出租给周边企业做仓储,DB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年增收近50万元。“我们这叫土地整治+定向招租+村企联营,企业解决了仓储难题,村里鼓了腰包,双赢!”深埕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谢扬显介绍。在锦尚村“党建+”邻里中心,崭新的人才公寓也即将迎来首批住户。村委小陈算了一笔账:“4至6层公寓,预计一年能给村里带来20万元租金收入,服务园区人才,也壮大了村财。”一组沉甸甸的数据印证了成效:全镇村集体关联总收入突破580万元,村民人均增收达3200元。沉睡的土地和农房,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“共富”的动能。
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乡村的活力焕发,离不开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支撑。锦尚染整园区,一个强大的“数字大脑”正在高效运转。
走进园区智慧管理中心,巨大的三维“数字驾驶舱”屏幕上,集成环保、安全、经济等6大模块的“数字驾驶舱”,实时接入30家印染企业数据。它能动态监测环保指标超标自动预警,利用AI识别安全隐患并推动闭环整改,还能通过可视化榜单辅助经济调度和产能优化决策。“它能自动识别违规操作或风险点,并形成闭环整改工单,效率高多了。”在经济调度模块,企业税收、能耗等数据形成可视化榜单。“这为我们优化资源配置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。”园区相关负责人廖朝键表示。
服务也在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并行中提速。线上,“惠企驿站”云端平台提供政策代办、订单对接等12项服务,累计办结企业诉求156项;线下,卢厝、东店等村级服务站提供技能培训、零工对接,成功新增就业岗位220个,将服务延伸至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系列举措的落地,让锦尚镇结出了丰硕果实。生态治理方面,厝上溪黑臭水体全面消除,生态效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;村强民富方面,土地盘活与产业融合模式成效显著,村集体收入与村民收入实现双跃升。智慧治理方面,“数字驾驶舱”与“惠企驿站”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园区发展动能澎湃,年税收超亿元,百万元纳税企业达29家,锦尚镇不断积蓄澎湃发展动能,绘就石狮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。
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、名桥之美、名山之美、饮食之美,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
Copyright © 2002-2024 DB视讯监控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TEL: 0571-87859897
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 邮箱:yanghan@163.com